“師者,所以傳道授業(yè)解惑也?!?在蘇州院,每一位經驗豐富的“老師傅”,正是如此踐行著這份責任。這個教師節(jié),我們開啟了一場師徒間的“真心話”訪談,既有徒弟對師父的深情“告白”,也有師父對徒弟的殷切寄語。紙短情長,道不盡的是師徒間那份珍貴的情誼。
系統(tǒng)工程技術中心
師傅:電氣配電工程師 黃韋勝
徒弟:電氣高壓助理工程師 石岸松
黃韋勝(右)、石岸松(左)
黃韋勝:新人要經住“配電盤級”考驗!要記住:“試驗數(shù)據是刻度尺,0.1mA的誤差都不能有”,因此,盤柜試驗要精準核對每個數(shù)據。而檢查施工圖紙則更要像校準槍械般嚴謹,基準面差10厘米,保護范圍就可能塌方。
石岸松:在防城港基地入職一年,師傅常帶我去現(xiàn)場學習:從搖絕緣表、測回路電阻到核二次接線,他反復強調“每個端子都是設備命脈”。施工圖紙同樣不能馬虎,他說:“圖紙是軍令狀,差一寸都是隱患”。如今,我已將“三查三對”的習慣已刻進本能:查圖紙、查規(guī)程、查數(shù)據,對參數(shù)、對標識、對邏輯。
計量與檢驗中心
師傅:電力安全檢驗檢測主任工程師 吳俊杰
徒弟:電力安全檢驗檢測助理工程師 危凱琪
吳俊杰(中)、危凱琪(右)
吳俊杰:作為師傅,傳承的關鍵在于“授人以漁”。要善于識別每位徒弟的特點與意愿,因材施教;堅持“言傳身教”,通過關鍵項目進行過程引導與控制點剖析,將自己的經驗、方法及心得無縫傳遞;最終目標是幫助他們構建系統(tǒng)性的專業(yè)視野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,實現(xiàn)從技術執(zhí)行者到項目負責人的角色躍升。
危凱琪:師傅不僅教會我如何嚴謹對待每一項試驗、深入研讀標準,更重要的是,他以言傳身教的方式讓我理解了一名技術負責人的責任與擔當。尤其是在實驗室擴項及復評審期間,師傅帶領我參與技術攻堅,極大拓寬了我對多領域檢測技術的系統(tǒng)性認知。他始終注重激發(fā)我的自主思考能力,在關鍵節(jié)點給予精準點撥,使我逐漸形成從技術執(zhí)行到項目管理的全局視野。
檢測公司
師傅:黨群業(yè)務經理 孫黎明
徒弟:2025屆新員工 焦寧
孫黎明(左)、焦寧(右)
孫黎明:新人在剛接觸工作的時候總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,但不要怕,先干起來。要有“咬定青山不放松”的精神,穩(wěn)扎穩(wěn)打,一步一個腳印,只有在干中才能有成長,才能有收獲。作為師傅,最重要的就是要提振徒弟的精神,成為徒弟堅強的后盾和保障,讓徒弟有干事的膽子,敢于邁開干事的步子。
焦寧:作為2025屆入職新人,盡管在校也從事過黨務工作,但企業(yè)黨建和學校有很大不同,剛開始接觸黨務文字工作,我有些毫無思緒、詞不達意,交出的“作業(yè)”冗雜而粗糙。但師傅跟我說:“剛開始寫不好是很正常的,在干的過程中發(fā)現(xiàn)問題,解決問題,慢慢就成長起來了”。師傅逐字逐句的幫我修改和調整,我也從中不斷學習、適應,逐漸向一個合格的“企業(yè)黨建工作者”轉變。
檢測公司
師傅:綜合技術副主任工程師 徐培良
徒弟:培訓管理助理工程師 葉昊宸
徐培良(右)、葉昊宸(左)
徐培良:作為新生代無損檢驗負責人,要熟悉所有工作流程,做到“眼觀六路,耳聽八方”,要比班組成員更加熟悉并考慮更多的安全質量相關的細節(jié)。要了解檢驗設備,熟知故障點,充分理解并掌握現(xiàn)場的流程與規(guī)定,多個方面、多個角度積極的思考分析,經常總結,才能掌握得游刃有余,“嚴慎細實”的站好“核安全衛(wèi)士”這班崗。
葉昊宸:我的師傅徐培良從我入職以來,正如他的名字一樣,一直在“培養(yǎng)”著我嚴慎細實的“優(yōu)良”的工作作風。無論是現(xiàn)場大修工作還是日常安質環(huán)管理,師傅常常教導我,核電無損檢測無小事,想要站好“核安全衛(wèi)士”這班崗,就要在無損檢測工作中“眼觀六路,耳聽八方,全面思考,事無巨細”,每一個細節(jié)都是決定工作質量的一道道屏障,師傅通過言傳身教告訴我,拼搏奮斗永遠在路上,要勇于實踐多思考,不斷總結,盡最大努力讓每一個工作做得更好。